全球今头条!秦皇岛市全力推进环境资源审判 司法护航“绿水青山”

时间:2023-05-26 13:48:43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5日,秦皇岛市召开《环境资源审判(2017年-2022年)工作情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报告(2017年-2022年)》是秦皇岛历史上首份关于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白皮书,其中对秦皇岛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设置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环境资源案件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步工作进行了谋划。

近年来,秦皇岛市中院党组对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十余次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列为党组会议题研究部署。秦皇岛市从推进机制建设、环境公益诉讼、严惩环境资源刑事犯罪、特殊案件集中管辖等七方面开展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推进机制建设,提升司法水平。市中院持续推动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专业合议庭的实体化运行,实现了环境资源审判集中管辖归口管理。

大力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市中院依法审理中国绿发会起诉某公司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一案,该案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法制十大影响性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指导性案例,2023年作为代表性案例被推荐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严惩环境资源刑事犯罪,呵护蓝天碧水净土生命线。2017年以来,秦皇岛法院多次组织环境资源案件集中宣判,对涉案犯罪分子依法严惩,有力保障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

特殊案件集中管辖,推进审判工作专业化。市中院在省高院支持下,于2022年9月16日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在北戴河新区法院集中管辖。这是全省海洋渔业资源司法保护首创,标志着在秦皇岛实现了全域海洋渔业资源案件集中管辖、集中审理、集中执行,大大提升全市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水平。

设置增殖放流基地,建立海洋渔业资源大保护“秦皇岛模式”。市中院在黄金海岸七里海建立河北省首家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基地,坚持“谁破坏、谁修复”原则,在加大依法打击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实现惩治犯罪与保护生态双赢。

成立全国首家“长城文化保护法庭”,服务“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法院第一家专门审理长城文化资源保护案件的法庭。

下一步,秦皇岛市法院将坚持向海图强,向海而兴,紧紧围绕市委各项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服务,通过全力服务保障为秦皇岛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标签:

相关文章

社会面清零后第十天,三问吉林省复工复产怎样了

新华社长春4月23日电 题:社会面清零后第十天,三问吉林省复工复产怎样了 新华社记者段续、张建、赵丹丹...

来源:2022-04-24

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3.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4月23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23日22时07分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

来源:2022-04-24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 公布行程轨迹

(抗击新冠肺炎)山西太原万柏林区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 公布行程轨迹 太原4月23日电 (记者 李新锁)山西...

来源:2022-04-24

上海战疫: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抗击新冠肺炎)上海战疫: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上海4月23日电 (记者 许婧)近日,上海出现...

来源:2022-04-24

杭州本轮疫情已发现98例阳性感染者 有进一步扩散可能

杭州4月23日电(张煜欢 崔倩娴)23日,记者从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3日18时...

来源:2022-04-24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